最近一段时间,各大房地产开发商都陆续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成绩。和大家设想的一样,包括央企中海地产、国企绿城中国、越秀地产等在内房地产开发商,这些原本被大家认为比较稳健的头部房地产开发商,7月份的销售额,都出现了“跳水式”地下跌。
7月份,中海地产的销售额为118.5亿元,和上个月相比,下跌幅度超过了60%!绿城中国7月份的销售额只有50亿元,相比去年7月份的106亿元,减少了56亿元,下跌幅度高达52.83%,和6月份的142亿相比,减少了92亿元,下跌幅度更是暴跌64.89%!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,还有央企保利发展、华润置地、招商蛇口、地方国企建发房产、华发股份等知名房地产开发商,7月份的销售额,和6月份相比,都出现了大幅度地下降。
展开剩余72%不仅是7月份一个月,进入2025年以来,国内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情况,都不乐观。今年1到7月,包括保利发展、中海地产、绿城中国、万科地产、金地集团等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,与去年同期相比,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。那么,为什么这些实力较强的央企、国企房地产开发商,销售下跌得这么厉害?有关专家分析称,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:
首先,是6月份冲业绩“用力过猛”。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完成上半年的销售任务,在6月份集中推出大量的楼盘,进行大力度的优惠促销,致使6月份销售额虚高。像绿城中国6月份的销售额冲高到142亿元,中海地产6月份的销售额也虚高不少。这样,就不可避免的造成7月份销售场后劲不足,出现大幅度回落。
其次,市场需求持续疲软。由于消费者的信心不足,想买房的人观望情绪浓厚。根据权威数据显示,今年6月份,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额,与去年同期相比,下降幅度为12.6%,房价也在持续下跌。再者,是季节性因素。因为7月份天气炎热,影响购房者出门看房;同时,不少潜在购房者,也在等待着传统的旺季“金九银十”可能的政策利好,暂时捂紧了钱包,不再出手。
但奇怪的是,虽然销售下跌,但房地产开发商在购买土地方面,却很大方,依然大胆出手。出现了巨大的反差。据了解,购地花钱最多的前4名是中海地产、绿城中国、保利发展、建发房产。中海地产7月份购买土地花费了149亿元,而中海地产当月的销售额只有118.5亿元。再说绿城中国,今年前7个月,绿城中国已经购买了38块地,其中的33宗地块,都是加价购买的。
一边是房子卖不动、销售额大跌,一边却还在高价大量买地。头部房地产开发商这种矛盾的做法,让业内不禁为之担忧:这些在土地市场“逆势加仓”的房地产开发商,下半年会怎么应对?这又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?
业内普遍认为,今年下半年,一线和强二线城市,在政策支持和改善性需求的推动下,成交量可能会有所回暖,但期望市场全面火爆不太现实。如果到了九月、十月这个传统的销售旺季,楼市依然像7月这样冷清,那么这些在土地市场上花了大量资金买地的房地产开发商,将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巨大压力。
发布于:河南省伍伍策略-券商配资开户-炒股配资查询-配资公司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