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中波两国坐下来好好聊了聊,开了一次高层对话,气氛还算不错。双方谈了不少事,重点提到了中欧班列、经济合作,还有乌克兰那边的局势。最引人注意的是,中国松口了,答应给波兰放宽一些关键矿产和两用物品的出口限制。这消息一出,很多人都盯着觉得不简单。
特别是中欧班列这事,最近卡得挺紧。
去年俄罗斯无人机飞进波兰领空之后,波兰马上就说有安全风险,把跟白俄罗斯接壤的几个主要陆路口岸全关了。这一关不要紧,从中国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,很多都得经过波兰,结果通道直接断了。货堆在边境,司机干等着,企业叫苦连天。
我当时正好有个朋友在义乌做小商品出口,他跟我说,原本走一趟波兰只要十八天,现在绕道土耳其或者海运拼柜,时间翻倍,成本涨了快三成。他原话说:“这不是做生意,是赌命。”
中方这次态度很明确:波兰你可是中欧班列最大的受益者之一,别光想着眼前的安全问题,得往远了看。而且我们不是非你不可,真逼急了,南边还有路能走。
中欧班列不是普通的火车,它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大动脉,是中国“一带一路”里实打实的物流命脉。它比海运快,比空运便宜,还能避开海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地缘纠纷。对沿线国家来说,就是一条送钱上门的路。
波兰的位置太关键了,几乎是必经之地。自从俄乌打仗以后,北边那条线走不通了,大量货物全挤到波兰这边来。日拉尔杜夫、比亚韦斯托克、罗兹、华沙……这些地方一下子热闹起来。中国企业扎堆去建仓库、设中转站,有的甚至直接在当地办厂。
我去年去了一趟波兰,在罗兹待了几天。当地人告诉我,十年前这里工厂关门,年轻人往外跑。现在不一样了,中欧班列的终点站就设在这儿,周边冒出一堆物流园,中国人来了不少,餐馆都开了好几家川菜馆。一个波兰司机跟我说:“以前拉货一个月跑三千公里,现在一万二都不够用。”
波兰吃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。
但问题是,你现在把门一关,等于自己把饭碗砸了。中方的意思也很清楚:你可以担心安全,但不能拿整个供应链当筹码。我们已经看到,南边的路线正在快速成型。
从哈萨克斯坦出发,穿过里海,进阿塞拜疆、格鲁吉亚,再到土耳其,最后接入欧洲。这条南线这两年发展特别猛。罗马尼亚、保加利亚、希腊都在抢着接单。土耳其更是下了血本修铁路、扩港口。
我自己查过数据,2023年走南线的中欧班列数量比前一年翻了一倍还多。虽然现在总量还比不上中线,但趋势很明显——大家已经开始找备胎了。
这次会谈后发布的联合声明里,波兰的态度明显软了下来。文件里写了,双方要一起推动高效、稳定的欧亚交通走廊。这话听着平淡,其实意思很清楚:波兰认了,中欧班列不能断,也断不起。
另一个大消息是,中国同意跟波兰在关键矿产、电动汽车和两用物项上深化合作。
这个真不是小事。要知道,欧盟大多数国家现在还在中国的出口管制名单上,尤其是涉及稀土、永磁材料这些东西。波兰能拿到例外待遇,说明中国是真想拉它一把。
而且中方还说了,要在波兰加大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资。这跟放宽矿产出口是配套的。你想电动车要用的电机、电池,哪样离得开稀土?现在中国放开供应,又愿意投厂,等于把整条生产线往波兰搬。
匈牙利有了宁德时代,斯洛伐克也开始搞电动车组装。如果波兰接得住这一波,很可能成为第三个中国新能源产业聚集地。
我觉得这是个机会窗口,能不能抓住,就看波兰自己了。
我认为,外交从来不是讲道理就能有筹码。中国这次一边谈班列,一边给优惠,其实是把牌摊在桌上:你要配合,好处少不了。你要闹别扭,南线照样跑得欢。
这篇文章只有我能写出来。因为我见过罗兹火车站凌晨三点装货的场面,听过波兰司机用 broken English 跟中国货代吵架,也听我那个义乌朋友蹲在仓库门口抽烟时说:“这趟要是再改线,我就改行卖烧烤。”
事实就是这样,铁路不断,生意才能做下去。谁挡住路,谁就会被绕开。
伍伍策略-券商配资开户-炒股配资查询-配资公司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